9 月 9 日是毛澤東一生中的多個重要節點,從軍事起義到生命終結,這個日子與他的政治生涯和中國歷史緊密交織。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作者 | 共產黨員網
9 月 9 日,對於毛澤東來說,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裏,讓我們一起回憶毛澤東一生中六個重要的“九月九日”,體會毛澤東與“九月九日”的不解之緣。
1927 年 9 月 9 日
這天,他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了。
此前,他已然是政冶家,但從這天起,握慣筆桿子的手抓起了槍,又走上了軍事家的征程。
此前,他也寫詩,但從這天起,詩人毛澤東有了新的詩品,因為拿著槍的手再來寫詩,便是用槍聲來押韻了。
也正是在 9 月 9 日這天,毛澤東遭遇了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被捕。在途經瀏陽張家坊時,他被當地團防局的清鄉隊抓住了,在押送去團防局的路上,毛澤東機智逃脫,在一個水塘邊的密草叢裏躲到黃昏,才死裏逃生。
1945 年 9 月 9 日
毛澤東,在這一天專門會見了後來成為親密詩友的郭沫若。
郭沫若
正是在這天的談話中,毛澤東說了一句後來人們十分熟悉的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而郭沫若在這一天送給毛澤東的那塊產自瑞士的歐米茄手錶,他一直戴到去世。
快要離開重慶的時候,毛澤東給重慶文化人留下了他一生中寫得最好的一首詞《沁園春·雪》,並應柳亞子之請,題寫在柳的紀念冊上。
毛澤東走了,一首《沁園春·雪》卻在重慶引起一場罕見的文化風雲。
果然,四年後的 9 月 9 日,今朝的“風流人物”便齊聚在了古都北京(時稱北平)。
1949 年 9 月 9 日
進了北平城的毛澤東,在這天正潛心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冶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所謂《共同綱領》,事實上就是一個即將加入世界“戶籍”的新中國的“臨時憲法”。
在這之前的所有奮鬥,似乎都是為了這個新國家的誕生。這也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夢想。從孫中山的《建國大綱》到毛澤東在這天修改的《共同綱領》,劃出了從夢想到現實的歷史軌跡。
1956 年 9 月 9 日
仿佛是一種巧合,七年前的這天,毛澤東在修改檔,修改關乎國家未來的“臨時憲法”;七年後的這天,毛澤東也是在修改檔,修改關乎中國共產黨發展方向的中共八大《政治報告》。
七年的路程,似乎都是凱歌行進。中國共產黨把一個西方記者說“無論是猴子還是天使都沒有辦法治理的”破敗凋敝的中國,改造成為了一個朝氣蓬勃、萬象更新的中國。
到 1956 年的 9 月,迎來了不同尋常的收穫時節,中國共產黨的治國思路在八大將確立新的方向。
1971 年 9 月 9 日
1971 年 9 月 9 日這一天,在毛澤東的感覺中,絕不會是火紅的和蓬勃的。
當時,他一路南巡,於 9 月 3 日 0 時到達杭州。
從 1953 年以來,毛澤東 40 多次到杭州,一共住了 800 多天,杭州被他稱為“第二故鄉”,這次來,也是要多住幾天的。
但是,在 9 月 8 日晚上,他得到消息說,有人在杭州裝備飛機,有人指責毛澤東的專列停在杭州筧橋機場的專運營線上“礙事”。這種情況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
於是,為了防止不測發生,在 9 月 9 日這天,毛澤東當機立斷,決定把自己的專列立即轉移到離杭州遠一點的紹興附近。
正是 9 月 9 日的決策,使林立果等人的謀害方案都沒有得逞,否則後果是難以想像的。
1976 年 9 月 9 日
1976 年 9 月 9 日 0 時 10 分,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與世長辭。
從 9 月 8 日零時起,便開始腹部人工輔助呼吸,血壓高壓到 180,低壓到 80。
11 點左右,心律失常。
下午 4 點,插上鼻咽管。
晚上 8 點半,神志模糊。就是在上下肢插著輸液管,胸部安有心電監護導線,鼻子插著鼻食管的情況下,毛澤東這一天看檔、看書 11 次,加起來有兩小時 50 分鐘,平均每次不到 16 分鐘,檔和書是由別人用手托著看的。
同書和文件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毛澤東,最後一次閱讀,是 9 月 8 日下午 4 點 37 分。
7 個多小時後,剛剛跨進 9 月 9 日的門檻,他的心臟便停止了跳動。
一代偉人,也是曠古奇人的生命,便定格在了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