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沪宁是中国政治局常委,担任三任总书记的智囊,以其独特的理论贡献和无从政背景跻身权力核心,被称为三朝帝师。

免责声明:为了便于阅读,本站编辑在不违背原文含义的前提下对内容进行了适当修改。特此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仅作为信息展示平台,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真相。

作者 | 二大爷


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三朝帝师。

是三任总书记的幕后智囊,充当党的理论的操盘手。

他也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没有主政过一方,仅仅是依靠智囊身份进入最高权力圈,当上政治局常委的知识分子。

他结了三次婚,写过多本政治学著作,也曾经是无数学子仰望的学术才俊。

但是为什么,如今的中国人对他评价并不高,甚至充满鄙视呢?

大家好,欢迎来到二爷故事。

1993 年,央视全程转播了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会。那一年,包括我在内的无数中国学生,被辩论赛这种新颖的形式所吸引。可以说啊,看得如痴如醉,特别是最后夺冠的复旦大学辩论队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后来,复旦出了一本书叫做《狮城舌战》,专门讲述这个事。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当年的辩论队的顾问,如今的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沪宁。

王沪宁,1955 年 10 月出生在上海市南宁区。这个区现在已经并入了黄浦区,不存在了。王沪宁呢,有两个哥哥,他在家中是最小的。他的父亲是解放军 67 军的一个中层干部,在 1949 年中共建政之后,他的父亲转业,在上海机电局下辖的一个工厂当党委书记。

所以严格的说,王沪宁也算是小号的红二代。因为他出生在上海,所以才得名沪宁。

1959 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批评毛泽东被打倒。王沪宁的父亲因为说了一些同情彭德怀的话也遭到了批斗。他的母亲因为身体原因经常住院。

文革期间,王沪宁的父亲为了防止他的儿子在外面混日子,就经常把他们关在家里面,要求他们抄写《毛泽东选集》。

1972 年,17 岁的王沪宁毕业于上海市永强中学。这个永强中学和普通中学不太一样,除了常规的课程外,还开设了很多技工班。说白了,就是我们熟悉的技校。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王沪宁可能就是在毕业后进入某个工厂当工人。

但是中美关系的解冻间接地改变了他的命运。

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出于美苏争霸的需要,开始试图改善中美关系,拉拢中共一起对抗苏联。而中共也因为之前的意识形态外交,在国际社会上空前孤立,也迫切需要拓展外交空间。所以,中美不谋而合。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已经提上了日程。由于中共在建国后长期的闭关锁国,外语人才匮乏。在中美即将建交的背景下,1972 年中共就决定在上海的多所大学创办涉外人员外语培训班,学生就从上海各个中学去选拔。上海师范大学当年就招生 200 人,其中法语班招生 25 人。正好高中毕业的王沪宁,就作为干部子弟被选入其中。他的同学中还包括后来的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大使崔天凯。

这个培训班相当于大专的学历,也为王沪宁后来进一步升学打开了大门。

1977 年 2 月,王沪宁从法语培训班毕业,就被分配到了上海出版局,成了国家干部。随后在第二年,也就是 1978 年,王沪宁又考上了复旦大学国政系研究生。在这里,王沪宁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同学周琪。两个人研究生毕业后同时留校任教,没多久呢,就结婚了。

周琪是北京人,出生于官宦人家。她的父亲是国家安全部主管政治情报分析的副部级情报员。对外的身份一直是挂名在复旦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部级的老丈人对于王沪宁的帮助有多大,目前不得而知。但是王沪宁在复旦确实很受重视。

当时复旦大学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大本营,民主自由派占大多数。但是王沪宁却是少数的保守派。他的硕士论文是研究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自称新保守主义。也正是因为如此啊,复旦把根正苗红的王沪宁列为了重点培养对象,对他大加扶持。

1985 年,连讲师都不是、年仅 30 岁的王沪宁,就被破格晋升为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这也让他一时间名声大噪。

这段时间正好是胡耀邦力推政治改革的时期,中国理论界的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王沪宁呢,就抓住了这个机会,连续发表了很多的论文,写了很多书,比如《政治学概论》《控制与行政管理》《试论职位分类在干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等等。他的这些著作主要是对西方行政管理的介绍和梳理,在 80 年代也算是很新的思想。所以呢,他很快就被中共上海市委聘为了特约政策研究员,开始进入政府智囊的圈子。

1986 年,王沪宁参加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因此认识了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潘维明。潘维明和王沪宁聊得非常投机,就把王沪宁推荐给了上海市委副书记曾庆红。从此呢,王沪宁就成了曾庆红的智囊,开启了自己"编外国师"的崛起之路。

1988 年 8 月,王沪宁晋升为教授。同月,他获得了美国政治学会的奖学金,去美国做了半年的访问学者。在此期间,经过曾庆红的穿针引线,他又认识了同时期也在美国留学的江泽民的儿子江绵恒。

这一层私人关系为他后来成为国师埋下了伏笔。

在美国的半年内,王沪宁走访了很多美国的大学,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美国反对美国》一书。  这本书我要重点说一下。因为那个时候的王沪宁啊,他还没有当官,还会说一些真话实话。所以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底色,也就是他原来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沪宁的这本书,主要的内容就是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介绍,有褒有贬。比如,他承认美国确实发达、确实自由,但另一个方面,他又认为美国危机重重。王沪宁甚至在这本书里面讨论了同性恋,在当时的中国算是非常前卫了。

但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明显的错误,比如他把美国一直坚持中世纪生活方式的一个保守宗教群体------阿米什人,错误地说成是亚美尼亚人。这些可以看得出来啊,他的英文应该不怎么样,很多内容都是从翻译的信息里面来的。

从这本书里面可以看出,当年的王沪宁,虽然对于美国的宪政民主持有一些正面的肯定,但他的骨子里面并不认可,认为美国迟早会陷入危机。这也是他把书名定为《美国反对美国》的原因。他更推崇的是集体主义、忘我主义和权威主义的体制。这种观点啊,非常符合所谓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官方基调。

也就是说,王沪宁他从内心里面是认可中共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他在他的另外一本书《政治的人生》中,公开地强调这些话,说白了,完全就是商鞅那种强调君权的法家思想。

这种对于中共统治的认可,在六四事件里面表现得特别明显。在王沪宁从美国回来后,正好赶上六四事件爆发。1989 年的 4 月,复旦的校园中也出现了绝食、演讲、游行等等。参加抗议的年轻教师就发起了联署请愿信,他们就找到王沪宁要他签名。但是王沪宁死活不肯,相反,王沪宁在另外一份反对抗议的文件上签了名。

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召集上海的学者开会,解释他对《世界经济导报》的停刊整顿。大部分与会的知识分子都发言反对,唯有王沪宁公开支持。这也是为什么他最终得到了江泽民和曾庆红的认可,为走上头牌国师的道路,交上了一份合格的投名状。

1993 年,王沪宁以复旦大学辩论队顾问的身份,最终在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夺冠。王沪宁和他的队员们也一时间成了全国的知名人物。带着这份史无前例的光环,1994 年的夏天,在曾庆红的点名下,王沪宁作为智囊参与起草了十四届四中全会的文件,正式开始参与中央政治。

1995 年的 4 月,坐稳了总书记位置的江泽民钦点王沪宁进京,以国家主席特别助理的身份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的组长,级别直接升为副部级。这个中央政策研究室其实就是中共内部的智囊团,大部分中共高层的讲话,都是这个部门操刀的。从此呢,王沪宁也成了江泽民最为倚重的高层智囊。

王沪宁也投桃报李,为江泽民搞出了"三个代表"理论,成为江泽民自己引以为豪的三件大事之一。我之前在江泽民的视频中说过,三个代表的本质就是把中共从无产阶级政党转变为全民党的一种尝试。其实不算是什么理论创新,就是一种定义上的修正。只不过对于中共这种列宁式的政党来说,这种定义上的变化已经是比较大的突破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功劳,王沪宁坐稳了国师的头把交椅。

1998 年,王沪宁被晋升为中共政研室的副主任。2002 年,在江泽民离任之前,王沪宁又直接升为政研室主任,晋升为正部级,并且在中共的十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正式步入了权力核心。

在仕途上春风得意,在婚姻上王沪宁啊,也很得意。在进入中南海不久,王沪宁就和他的第一任老婆周琪秘密离婚。周琪他本身是个学者,性格上也比较独立,和王沪宁早就貌合神离。在这个时候,王沪宁作为总书记身边的红人,也不是当年那个年轻的复旦学者啊,不需要他在国安部的老丈人帮忙啊。很快,王沪宁就迎娶了更为年轻的肖佳灵。

肖佳灵是他的学生,小王沪宁 12 岁,是湖南人,1997 年在复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但是这段师生恋也没有维持多久,没过几年,王沪宁又抛弃了肖佳灵。他们具体是什么时候离婚的,外界根本就不知道。肖佳灵现在还是复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副教授。复旦所有的教授、副教授相片在官网上都查得到,唯独肖佳灵的照片没有,很值得玩味。

王沪宁现在的妻子是中央警卫局服务处的一个女服务员,1985 年出生,小王沪宁整整 30 岁,是青岛人。据说长相出众,但是目前在公开渠道根本就查不到她的信息。他和王沪宁是 2014 年的 5 月结婚的,婚后就做了全职家庭主妇。

官当得越来越大,老婆越来越年轻。这一点上,王沪宁倒是继承了中共高层的优良传统啊。大家知道在换老婆这一点上啊,中共的领袖们那是不遑多让啊。毛泽东一生正式的老婆就有 4 个,陪睡过的贵妃们那就数不胜数了。而中共的十大元帅娶妻次数平均下来每个人娶老婆 4 次,其中叶剑英前后娶过 9 个老婆,而朱德一生结过 6 次婚,贺龙也结了 5 次婚等等。王沪宁啊,我觉得还可以努力努力,争取赶上他的前辈。

王沪宁当上中央委员后,当时很多人认为他已经达到了一个文人从政的最顶层。毕竟啊,中国传统政治从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在领袖的变更中,王沪宁的上升空间应该不大了。

但是大家恰恰都猜错了。在胡锦涛上任后,作为所谓的胡温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在政治理论上也赶快树立自己的牌坊。所谓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前面已经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自己如果不搞出一点新花样,那就很难在政治上树立新领袖的威望。这是所有的极权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

很显然,王沪宁再一次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很快就在 2003 年搞出了所谓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种大而空的理论口号,虽然根本就没有什么新意,重复的也都是一些基本的现代常识,但是他显然正是领袖最需要的正确的废话。

一个极权体制下的文人,对领袖的最大作用就是理论拔高、粉饰太平,而王沪宁恰好在这方面体现出了他的特长。所以他不仅没有被胡锦涛丢弃,反而因为从龙有功更加倚重。

2007 年的 10 月,在中共的十七大上,52 岁的王沪宁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晋升为副国级,正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胡锦涛离任前 2012 年的十八大上,王沪宁又更进一步进入中央政治局,可以说胡锦涛对他真的不薄。但是,王沪宁对于胡锦涛那可就不是这样了,咱们后面再说。

这种情况到了习近平时代,依然得到了延续。王沪宁复制了他的成功经验,为习近平炮制了"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用"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来替换了习近平不喜欢的一国两制。这些理论说实话一样的假大空,但是一样很受用。群众信不信不要紧,关键是这个牌坊必须有。

也正是因为如此,辅佐了三代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重要理论,王沪宁也成了中共党内当仁不让的三朝帝师。习近平虽然在定于一尊后,培养了六大派系,但是说实话,他的马仔之中要么是职业官僚、要么是技术官僚,还真的没有几个纯粹搞理论的。所以,王沪宁对于习近平的重要性比起江泽民和胡锦涛时代,不仅没有下滑,反而更加重要。

这也可以理解啊,习近平在内政外交各方面都搞得一地鸡毛的情况下,更加需要王沪宁这样的高级吹鼓手。所以,2017 年的十九大上,62 岁的王沪宁被习近平直接送进了常委,成为中共历史上继陈伯达之后第二个当上常委的笔杆子。而且在 2022 年的二十大上,王沪宁再次连任常委,当上了排名第四的全国政协主席,可见习近平对他的倚重。

那么,问题就来了。王沪宁是凭什么能够获得三任总书记的青睐,以至于能够打破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规律,成了一个步步高升的政坛不倒翁呢?

王沪宁所谓的成功,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有三点。

一是他孤家寡人,没有派系。王沪宁从复旦的一个教授起步,在当上智囊之前毫无从政经历,既没有自己的派系,也没有自己的势力。就算是成了三朝帝师,他也是中共唯一的一个没有任何地方任职经历的常委,整个政治生涯都是在中南海的深宫之中,担当一个出谋划策、擦屁股的角色。说白了,他跟古代那些谋臣是一样的,身家性命完全依附于主公,离开了主公,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就毫无立足之地。

这种角色对于领袖来说是最喜欢的,因为他没有羽翼和根基,也就不会产生威胁,不会像周永康、令计划、王岐山那样自成一体、树大根深,随时都有可能觊觎最高权力。而且王沪宁平时十分低调,精于世故,很善于韬光养晦、掩藏锋芒。大部分时候都是躲在幕后,从来不跟领袖抢镜头。虽然他现在作为常委被推上了前台,但他几乎从来不说跟公务活动无关的话。而且他在 1995 年进入中南海之后,就再也没有用自己的名义发表过文章,完全把自己定位在工具人的位置上,非常的识相。

第二点就是他善于炮制理论、摇旗呐喊。中共作为一个极权政党,它统治的合法性不是来自于人民的选票,它只能从理论上去寻找合法性。所以呢,每一任领袖特别重视所谓的党的理论建设,因为这些所谓的正确的废话,某种意义上就是他的合法性来源。大家不要小看这些正确的废话,它在中共的统治逻辑中啊,其实占有很大的权重。尤其是从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在政治的开明度上其实是在逐步倒退的。在拒绝政治改革的情况下,这种理论上的需求特别明显。这就给王沪宁这种恰好在这方面有特长的文人提供了契机。这方面啊,确实中共党内也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他当了整整 18 年的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类似王沪宁的御用文人,在中共的历史上还有陈伯达、张春桥。陈伯达总结了老毛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张春桥随后又炮制了继续革命理论。但是为什么他们都不如王沪宁那么成功呢?因为老毛毕竟有自己的资历和著作,没有御用文人,他也可以说有自己的思想。而如果没有王沪宁的存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思想,这三个理论体系都不会存在,因为这些所谓的理论体系都是纯粹的概念上的杜撰,根本就不是这些领袖的独创。他们完全是依靠王沪宁的拼凑和包装,所以他就显得比以前那些御用文人更加重要。

第三点就是他没有操守、见风使舵。王沪宁是那种典型的有奶便是娘的文人,他没有所谓的政治理想,也就无所谓政治操守。谁是他的主人,他就为谁服务。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胡锦涛二十大离场事件。从这个视频中大家可以看出啊,胡锦涛被强行架走的时候,栗战书良知未泯,还会心有不安,想站起来去扶一下、送一下。结果坐在他旁边的王沪宁从背后拍了拍栗战书,那个意思很明显:你不要多管闲事。按理说胡锦涛待王沪宁不薄啊,也是王沪宁鞍前马后服务了整整 10 年的主人啊,结果人走茶凉,还比不上栗战书。这种细节特别准确地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操守。

当然,这也恰恰是王沪宁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君子在中共党内残酷的权力斗争中,没有一个人活得长。早在 2005 年 9 月,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了一篇对王沪宁的专访《理性政治,一生政治》。这篇报道中,王沪宁在复旦的时候有很多头衔,不过呢,他自己最看重的头衔是"读书人"。当别人介绍他是一位学者的时候,他会立马更正:"不,我是一个读书人。"

大家知道,我自己也经常说我是读书人,但是以我对读书人的理解,很难认可王沪宁这种人也算读书人。因为读过书,甚至读过很多书,那不能叫读书人。"读书人"这个称号,必须要有匹配的风骨和价值观。

中国历史上有个读书人的标杆,叫方孝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因为他的太子死在他的前面,朱元璋就把他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皇太孙建文帝。这个方孝孺就是建文帝的老师,也是当时文人的领袖。因为学问大,有骨气,号称"读书人的种子"。

后来,建文帝因为削藩,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就起兵夺取了皇位。朱棣在北京起兵之前,他手下有个谋士叫姚广孝。他对朱棣说:"我请求你一件事,你打下南京后,方孝孺可能不会投降的。我请求你不要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没了。"

后来果然如姚广孝所料,朱棣打进南京后抓住了方孝孺,要求方孝孺起草继位诏书。因为他是皇帝的老师,文人的领袖,如果他低头臣服了,那意义就不一样了。结果,方孝孺当面大骂朱棣是"乱臣贼子",死活不愿意起草继位诏书。最后,恼羞成怒的朱棣啊,灭了他的十族。

中国历史上最惨的判决是"灭九族",基本上就是把跟你沾亲带故的人全部杀掉。而方孝孺除了九族之外,还外加没有血缘关系的学生一族,所以是"十族"。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有这个待遇的人。所以你看,为什么中国人后世如此推崇方孝孺,把他作为中国读书人的榜样?其实啊,并不是真的他的学问有多高,而是因为他难得的风骨。

王沪宁这种人怎么能跟他比呢?说好听点他是三朝帝师,说难听点他就是三姓家奴啊。你也配叫读书人?

北宋的理学大家张载有句名言,被中国后世的读书人奉为做人的准则。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作为读书人要有节操、有理想,所学所思要秉承公心和仁义,为老百姓说话,为国家和民族谋求真正的太平。

你看,王沪宁符合哪一条呢?王沪宁这种人虽然饱读诗书,但他从中学到的以及体现出来的,除了甘为牛马的伴君之道,核心就是为帝王一个人的利益服务。说白了就是我们熟悉的"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知识只不过是为了换取荣华富贵的一种手段和敲门砖。

至于什么百姓福祉、公平正义、民族利益、国家前途,通通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他心甘情愿把自己作为一个极权制度合理性的理论设计者,党的肉喇叭,总能根据领袖的统治需要提出理论菜单来进行合理化。就像一个太平间的化妆师,死得再难看的僵尸,他也能给你画得栩栩如生。今天他可以证明 1+1 等于 2,明天他也可以证明 1+1 等于 3。

王沪宁的成功之道,说白了就是远离具体的行政工作。因此无论政策的成败,他都可以以理论肉喇叭的姿态逍遥于政治事务,始终躲在领袖的身后,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王沪宁更准确的定义是什么呢?赵家的老奴。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是五代十国第一谋士敬翔说的。他为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当了 30 年的谋士,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对朱温的儿子说了一句:"我虽然当了 30 年的宰相,但说实话,其实也不过是你们朱家的老奴罢了。"

路透社在 2022 年 11 月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王沪宁的报道,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有一位曾经跟王沪宁见过面的人说,王沪宁对待领袖虽然是卑躬屈膝,但是对待下属却脾气暴躁。他曾经责备一位工作人员长达几分钟,仅仅是因为这个工作人员忘记了带他喜欢的一支钢笔。

你看啊,奴性很重的人,就是这样,从主人那里失去的尊严,他一定要从别的地方找回来。

就在前几天,也就是 1 月 19 号,全国政协 2023 年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王沪宁说了这么一段话:"把握好经济运行规律和舆论传播规律,宣传阐释好中共中央大政方针和经济政策,全面辩证长远看待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在如今这种一地鸡毛、民生凋弊的环境中,他还不忘记要涂脂抹粉,唱响经济光明论。所以,与其说王沪宁是读书人的榜样,不如说他是读书人的耻辱。他满腹经纶,但是没有为苍生说过一句人话;他权高位重,但是没有为百姓谋过一丝福祉。他为了皇帝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牌坊,却没有一个牌坊是真正为国为民的。这种犬儒角色,对于皇帝来说是国师,对于百姓来说是国贼。

王沪宁在他的《政治的人生》一书中啊,有这么一句话。很显然,这句 29 年前的话,讽刺的恰恰是他自己。今天的中国搞成这个样子,他和他服务的主子罪不可赦。

王沪宁这种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数不胜数,但是从来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后世正面的评价和肯定。如果以后中国的历史重写,那么他留在历史中的评价,肯定不是三朝国师,而一定会是三姓家奴。

好,感谢你收看今天的二爷故事,咱们下期见。

{{< youtube MkXz2FBSOME >}}